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次:2007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翻开这本素净封面的自选集,书香扑面,沁人心脾,叫人不舍得放下。“叶雨”是范用先生设计书衣用的笔名,谐音“业余”,是一种自谦。这本集子,收入70余种图书装帧设计作品,编排上图文并茂,以大幅书影为主,照片简朴、清晰,富有视觉冲击力;配文由责编王家明捉刀,也是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内文用纸极其精良,能如胶片般体现出照片的细节变化,是很难得的。
入选的很多书是旧相识。一边翻,一边追忆似水流年,真是又美好又伤感。不过怀旧毕竟是奢侈的情绪,翻完这本书,也不过半个小时的光景。回过神来,翻检书架,入选这部集子的,只剩了一本霭理士《性心理学》,好不遗憾。
范用先生在《自序》中提到了自己的设计主张:一是要懂书,“不看书稿,是设计不好封面的”。二是要重视手工,“学术著作、文学作品,要有书卷气,还是手工制作比较相宜”。三是用色要专,“文化和学术图书,一般用两色,最多三色为宜,多了,五颜六色,会给人闹哄哄浮躁之感。”这样的主张,看似平淡无奇,但好书衣其实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好话说尽,照例要挑刺儿:不喜欢封面书名的手写钢笔字。我总觉得,钢笔字这种东西,笔画过于纤细,不适合写大字,字越大越难看。当然,这是我的偏见。
此外,我注意到这本书第14页提到丁聪先生设计的《干校六记》初版封面,范用先生坦率地认为这个设计是失败的,“杨先生也不满意”,第15页给出了丁、范两种封面的对比照片。《杨绛文集•第2卷•散文卷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卷前有6种《干校六记》版本的封面图版,丁版做放大处理,独占一页,题作“《干校六记》版本之一”,其余5种版本为合影,但未收范先生这版。看来人文社的编辑们在做图版的时候只考虑了不同出版社的版本因素,没顾及杨绛先生的个人喜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